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

2019年金筆獎優選─全職實習心理師手札

˙身為新手的接案經驗,總讓人不堪回首

    「恭喜你!」從督導手中接過那實習的證書,才讓我真正意識到全職實習真的結束了。看似漫長的一年,卻有如匆匆旅程,還沒來的急歇下,就結束了。我放下手中的證書,斜靠坐在那診所內的折疊椅上,閉眼回首起這年的實習。

    那一年前的我,還只是個剛結束兼職實習的菜鳥,想到要接案就頭皮發麻,焦慮到肚子呼嚕嚕死命的叫,坐立難安,只好在休息室裡來回踱步。一旁的督導看到,都忍不住笑著說:「有那麼誇張嗎?」我只能苦笑著,不知道該說些什麼。

    我印象仍很深刻,在第一次全職接案的時間裡,我的腦中被貼上了許多空白,案主說了什麼,我不太清楚,只能一味地嗯嗯的回覆。他似乎也感受到我的焦慮,雖然嘴上不說,但那表情已經透漏了對我的感受。滴答滴答,空氣瀰漫著尷尬,是如坐針氈的五十分鐘。走出諮商室時,突然有種想掐死自己的衝動。

˙走在督導的路,是從害怕恐懼,到那從容自在

    在實習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挑戰與挫折,這時有個督導在一旁協助就非常重要。但如何找到適配的督導,還真的需要點運氣,還有一段時間的磨合。回想起剛開始的督導時間,總讓我心驚膽戰,因為對比兼職實習時和藹的督導,現在的督導顯得有些不苟言笑。那認真的神情,讓我總是很害怕說錯話,他眉頭稍微一皺,我的心就一震:「是不是我又說錯了?」那段時間真的是挺煎熬的,每次都能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抗拒,不想踏進諮商室進行督導。

    結束後在外頭,還需要好好地喘幾口大氣,彷彿剛看完了一部驚悚電影。我在每次的督導都不停的與挫折共處,期待聽到讚美和鼓勵。身為新手諮商師,在精心準備這次的回憶稿後,總希望督導除了能從中給予建議外,還能適時對我表現好的地方給予正向回饋。

    但事與願違,我聽到的只有我沒做好,或沒看到的地方,這讓人心裡挺失落的,自我效能感如氣球般漸漸消氣。一開始我沒讓他知道,只是耐心地聽著他的提醒。但某天,我突然鼓起了勇氣,告訴他我有這樣的想法與感受。沉思片刻後,用同理接納了我;同時也告訴我,他之所以不這麼做,是他認為督導的意義,應是幫我打開更多可能,而不是只看見我哪些地方做得好。雖然能理解,但當下仍讓我眼眶泛淚,期待他能給我信心的餅乾。

    但在經過彼此交換意見後,他也嘗試調整自己的督導,在某些時刻回饋他覺得我做得好的地方,讓我能對自己多點自信。也因這樣直接敞開心胸的雙向討論,讓我們的督導關係更穩固了不少,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信,也變得更願意去說出我的想法。這也是我在督導中,除了知識技巧外,學到最多的地方,也是我認為在全職實習很需要學習的部分。

˙放下我的傲氣,認真一看才知道,我們都一樣

    對於諮商師的全能自大,我在實習時感觸很深,尤其當自己放大了自我的重要性,認為當我沒做到什麼的時候,案主就危險、完蛋了,但事實根本不如你所想像的。「就算沒有你,他們依然會這樣活下去。」這是我的督導告訴我的,也是我在和案主諮商時,常協助他們去看到的議題。有些人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並不好,但他們無法離開,且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,來維繫、保護或支持這整個家,深怕不這麼做,整個家就毀滅了,但這也是種全能自大。

    我們從來沒有我們想像中偉大,其實還很渺小,所以才需要時時謙虛地看世界。有時會談完在撰寫回憶稿時,才發現自己與案主討論的,也是我們該練習的事。記得在返校時,曾聽同學分享Satir治療大師Maria Gomori所說的一段話:「我們沒有特別厲害,而是和案主一樣,都是一個人,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。」這給了我一個提醒,千萬別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,即使知道自己受過專業訓練,也不要引以為傲。我們該學會的,就是將眼前的他,與自己都擺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,沒有高和低,就只有我和你。

    當轉變成這樣的心態後,我們才能去更平等的去看案主,去理解他所經驗的故事。甚至能反思回自己身上,看看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。我們從來就不是老師,而是兩個彼此學習的人。透過他們帶來的議題,我們一起在這諮商旅途中成長,找到對彼此都有幫助,又意義的地方。

˙行政工作對不起!我真是太小瞧你了!

    「來!這些表單請協助填寫、整理。」熟悉的交辦聲,點綴著全職實習生活。其實在進入實習前,我對行政工作一直很排斥,認為在自我專業成長沒什麼幫助,還會消耗接案的體力,非常不值得。但隨著時間推移,才發現我太小看它了。從中能學到許多我所不知的事,像是了解藥癮者的分布與現況、如何與合作單位聯絡、應付各種無病識感的病人電話……等等狀況,而這些事情,都是單純做諮商的心理師,很難去了解與學習的部分。

    漸漸地,我的信心帶來了成就感,並找尋更有效率的方法將它完成,而對於我的接案也有間接的幫助。機構主管也看見我的努力,很放心地將這些事情都交給我,讓我增添了許多自我效能感。或許是這樣,我開始對診所的認同感也變強了,開始主動做些幫機構增加形象的事,像是製作禁菸標章,或是主動打掃環境。即使這或許不是我原先的工作,但能讓他人看見你的態度,願意信任、給予機會,就是在職場上所需具備的。

˙笑容帶來的,不只是溫暖,還有更多的可能

    諺語有言:「做事好不如做人好。」即使與人相處一直是我的強項,但面對診所內如此多的合作心理師,也讓我不免有些緊張。通過兼職實習的經驗,讓我知道要建立好的合作關係,才有助於在這裡的學習。「嗨!我是新來的全職實習生哲杭。」主動的向他們打招呼,及詢問我可以如何稱呼他們,找到彼此互動的頻率;透過熱情、尊重的態度,得到了他們對我的親切感與信任。

    很快地,我成為他們喜歡談天,或請求幫忙的對象,也讓我獲得很多額外學習的機會,讓我很是感激。這一年實習體驗下來,我真心覺得與人相處的態度,是必須要被放在首位的。一旦你擁有好的態度,到哪都能招人喜歡;相反的,若是你不好好經營關係,很可能就會喪失許多好的學習機會,也會讓你過的很不開心。至少在全職實習這一年的時間,我透過它得到了我想要的學習環境,也幫助我開展了不少未來的工作機會,這些都是擁有好的人際態度所帶來的正面效益。

˙我們不是神,而是人,犯錯是很正常的事

    現在回想起來,總覺得這年的時間過得特別快,好像還沒學完,旅程就畫下了句點,讓人有些惋惜。回到一開始的焦慮,總令人莞爾一笑,面對未知的全職實習,有著許多的擔心:「到底要如何趕快度過這一年的考驗呢?」但真正進入實習後,會發現你根本就沒有時間擔心,因為每個時刻,都有屬於你該完成的事。我只能不停不停地跑,跑著跑著才發現,我居然已經在終點了!

    而我覺得在這段時間,最常要調適的,就是如何與我的完美特質共處。它帶給我諸多幫助,讓我能有效率完成工作;卻也帶來困擾,讓我扛起那無形的壓力與挫折。每每回頭去看每個月的反思日誌,「完美」總如影隨形,好像每次都在完美的焦慮下,產生挫折,再帶來新的體悟。這種循環不停地上演,看似沒有變化,但只有身在其中的自己知道,每一次都會不一樣。

    ”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.”我曾在一本書裡看到這麼一句話,在我實習期間不時提醒我,也讓我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身為新手的我們,總有許多不合理的期待與想像:「我必須要做到最好!我不能犯這種錯!」結果證明,一切皆因焦慮而起,所以在每個月的諮商、督導與行政工作中,我覺得我該面對的不是其他人,而是我自己。慶幸的是,經過這一年,我已經開始能享受這段的旅程了!

「致當年的我,謝謝你的努力,才有今天的我!」


Image:Stephan Schmitz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